柳宗元劝慰友人写下一首诗,意境悠远,感情真挚,令人回味无穷!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9:24    点击次数:123

在现代社会,微信、电话让联系触手可及,但千年前,一封信件的抵达却承载着无数艰辛与期盼。

那时的文字传递,跨越千山万水,冲破重重阻碍,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深情。

唐朝时期,柳宗元与友人卢衡州虽相隔甚远,却因书信维系着深厚情谊。

卢衡州在信中向柳宗元倾诉身处衡阳的酷热难耐,满心的苦闷与无奈跃然纸上。

柳宗元收到信后,没有丝毫怠慢,他深知友人的不易,也明白这封信背后的信任与依赖。

于是,怀着对友人的关切与宽慰之情,柳宗元挥笔写下《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》。

这不仅是一首诗,更是一份跨越时空的温暖回应,见证着古人之间纯粹而真挚的情谊。

图片

《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》

柳宗元〔唐代〕

临蒸且莫叹炎方,为报秋来雁几行。

林邑东回山似戟,牂牁南下水如汤。

蒹葭淅沥含秋雾,橘柚玲珑透夕阳。

非是白蘋洲畔客,还将远意问潇湘。

这首诗的大意是:

你处在临蒸,也用不着叹息身处在炎热的南方,秋天到来时还有几行大雁到你那里栖息。

真正的南方,像林邑,曲折的山势像剑戟般高耸;像牂牁,南流的水像开水一样滚烫。

正是淅沥的芦苇含着秋雾的时候,也正是玲珑的橘柚透着夕阳的色泽之际。

我虽然不是江南白苹洲般的游客,仍然寄上这首诗,来表达对潇湘水边的你的遥远祝福。

全诗形象鲜明生动、感情幽深含蓄,在宽慰卢衡州的字里行间,委婉抒发了诗人自己对贬居远方的苦闷之情。

图片

首联诗人安慰卢衡州不要叹息身处炎热的南方,并告知对方秋天已到,有大雁飞过,传递着季节的信息。

颔联描绘了南方边远地区的地理风貌。林邑东面的山峰像戟一样尖锐,牂牁南面的江水像沸水一样滚烫,形象地写出了南方山水的独特气势。

“如汤”一词夸张地表现了江水的滚烫、湍急,突出了南方自然环境的独特和恶劣。

颈联是全诗的精华所在。正是淅沥的芦苇含着秋雾的时候,也正是玲珑的橘柚透着夕阳的色泽之际。

此句描写衡阳一带秋季美好的景色,对偶工整,色泽明丽,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。既承接了上文对南方景色的描写,又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。

“淅沥”一词不仅写出了秋雾的细密、朦胧,更赋予了芦苇一种灵动、飘逸的美感。

“玲珑”一词生动地表现了橘柚的圆润、可爱,“透夕阳”更是将夕阳的余晖透过橘柚的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,营造出一种温馨、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。

尾联诗人自谦不是像白居易那样的名人,但仍要将自己的远大心意传达给远在潇湘的卢衡州,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。

“远意”二字,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,既有对友人的问候和关怀,又有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。

全诗语言生动,含蓄深沉,借雁寄语,写自己柳州残酷的环境,还有秋色夕阳中芦苇、橘柚的美;真诚地劝慰,在幽远的意境中,诗人也委婉地抒发自己贬谪的苦闷之情。

【声明】图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